日前,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率团出访印度,据日媒报道称,西村康稔此行的目的,就是要与印度加强半导体产业链合作。为了围堵中国半导体,日本显然已经病急乱投医,找印度合作,无疑是想让日印高铁纠纷事件再次上演。
【日本经济大臣西村康稔】
【资料图】
围堵中国半导体,日本找上了印度
7月15日,日本与印度在半导体供应链合作一事的商讨进入了最后阶段;7月19日,西村康稔启程前往印度访问,并将与印方签署半导体合作备忘录。
当前,美国对中国的半导体“围攻”脚步逐渐加快,在与荷兰联手禁止了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后,拜登政府又在筹措新一轮的对华芯片限制措施。作为美国最忠实的“跟班”,日本自然也加入了对中方的半导体“围堵战”之中。而之所以把合作目光瞄准印度,日本有两点考量:
其一,日本虽然在半导体技术和设备方面有优势,但其在生产半导体所需的原料以及材料加工能力有所欠缺。日方表示印度地域辽阔,且拥有大量的高水平人才,而且市场也十分庞大,双方合作对彼此是双赢。
【日本与印度就半导体合作达成共识】
其二,印度作为亚洲人口大国,同时还是中国的“邻居”,是美国的重点拉拢对象。而加强与日本在半导体领域的深度合作,也有利拉进两国关系,加强双方在政治和地缘安全方面的合作,进而与美国形成一个针对中方的“战略三角”,在经济和政治领域,对中方形成双重打击。
从这两点理由中能够看出,日本对印度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。一方面,印度所谓的“高水平人才”只占极少数部分,从教育总体水平上来看,印度甚至远不如日本。另一方面,印度还是有名的“外企坟场”,凡是进入印度的外企,少不得要被扒掉一层皮,不久之前,中企被印方强行征收的50亿元,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抢中国订单,日本反掉进坑里
事实上,日方早已在印度手里吃了不少的亏。2014年,印方提出要修建高铁并发出了招标计划,当时参与招标的有中国、日本等国,中方给出了138亿美元,五年内建设完工的方案,而为了赢过中方,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亲自出马参与竞标,还在印度面前展示了它们最自豪的新干线系统,并将项目价格压到了120亿美元,还承诺会为印度提供5万亿日元贷款,年利率为0.1%,只需在50年之内还完就行,最终该项目被日本收入了囊中。
拿到项目的日方本以为自己拿到了一个“香饽饽”,但谁知却是接过了一个烫手山芋。2017年,日印高铁开始动工,但到现在为止,日本的高铁只修了10多公里。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,原因在印度身上:
【安倍下血本与印方合作】
首先,印度征地非常难。修建高铁需要占用很多土地,而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,土地对他们十分重要,在征地过程中,日印双方因为赔偿问题,发生了很多纠葛和矛盾;再加上印度办事效率太慢,土地审批需要经历几个月甚至长达几年的时间,导致工程一再被延期;其次,印度的基础设施,比如通信、交通、电力等十分落后,而且也缺乏相关的高技术人才,为高铁修建增添了不少难题;第三,印方私自挪用贷款。日方为印度提供的修建高铁贷款,被印度挪用在了其他项目上,日方的高铁修建在没有足够资金支持的情况下,自然难以推进。
更重要的是,日方狮子大开口,要求日本将高铁修建技术全部转交给印度工作人员负责,这无疑就是明着抢日本人的技术和饭碗,日方几次想要退出该项目,但合同已经签了,日方无疑是进退两难,如今该项目的完工期限已经被延迟到了2028年,日方需要投入的资金数额也将大大增加。
围堵中国半导体,日方只会自砸饭碗
如今日印高铁的纠纷还没有解决完,不吸取教训的日本再次找上了印度,面对主动送上门的“大肥羊”,印度自然是来者不拒,在日经济大臣访印期间,印度工商部长开始“大吹特吹”,称日方与印度合作,将获得独立操作100家独角兽企业(指成立时间未满10年,但价值已经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创业公司),国际排名前三的印度经验。
【印度工商部长戈亚尔】
然而实际上,印度半导体还处于“新手阶段”,此前印度为了发展本土半导体行业,曾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,吸引外资到印度建厂。然而一旦这些公司开始盈利,印方就会立马扑上去,找各种借口没收他们的资产。此外,印度对国外芯片发展技术虎视眈眈,一旦找到机会,将会将其抢到自己手里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日方与印度合作发展半导体供应链产业,无疑就是“自寻死路”,到时候不仅无法围堵中方半导体发展,反而还会把自己的芯片产业,葬送在印度手里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起点经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2 联系邮箱: 39 60 29 14 2@qq.com